
15年8月天津滨海发生一起危化品集装箱爆炸案,导致44人死亡,五百余人受伤,让人心惊,也让危险品物流储运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那么这种灾难是否可以防范呢?
灾害出现后,我们国内主流的观点还是强调“通过人的思想和意志”去提高警惕,减少问题的发生,往往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于管理疏忽和麻痹大意,我们国内的广大危险品运输企业给管理层和员工灌输的意识也是如此。我认为,这是一种延续了几十年极为错误的思想,与其单纯的从“人”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还不如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减少人力参与的环节,提升信息化操作步骤,利用以大数据和云服务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去建设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
IBM为宁波当地一家大型化工企业的危险品运输ptl电子标签拣选系统领域,提供了一整套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监控与预警解决方案,通过实现车辆司机管理、实时全景监控、主动预警告警、历史轨迹回放、数据优化分析、多渠道访问集成等功能,并结合到电子锁、移动终端等物联网技术,真正实现了从人,车,货,环境路况以及应急处理等多角度,提供危险品运输一体化监控和预警解决方案。”
上述阐述的这种解决方案,既可以用在运输过程中,也可以用在存储过程中,从头到尾、从监测到防患、从危险分级到解决办法等等全部涉及,如此可以大幅度的解放人力,而安全性反而可以大幅度提升。
在美国,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乃至物联网构造的智慧物流体系早已经应用到各个层面,包括IBM、甲骨文、惠普、戴尔、亚马逊、微软等等在内的ptl电子标签拣选系统高科技公司都开展了类似的业务,推出相关的服务和产品。
美国从白宫到民间,都大范围内应用这些企业提供的服务,多年前就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比如通过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在美国为防止事故的继续发生,对危险化学品的设施和装置,必须执行风险管理计划条例(RiskManagementPlanrule)。如果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含有的危险有害物质多于140磅,那么必须执行RMPs。RMPs详细描述了关于化学物质的释放和活性的详细信息,并由此可以防止化学事故的发生以及应对紧急情况。风险管理计划条例主要集中于防止化学物质的释放,降低由于有害化学物质暴露于社区的风险,同时将对环境的破坏后果减少到最低。风险管理计划ptl电子标签拣选系统条例需要对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进行识别,并分析这些化学物质对周围环社区的风险程度大小,以及对紧急情况的反应计划。
在德国,所有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都安装了行车记录仪和卫星定位系统,行车记录仪详细记载了车辆出发时间行驶时间和停顿时间而且记录保持两年。交通警察经常抽检司机的行车记录仪,而且对以往的所有记录都可能进行检查,一旦查出司机违反相关规定,就会被记分,分值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迫使司机们严格遵守法律相关规定,从而防止疲劳驾驶,这些都有效地预防了事故的发生。
因此,通过技术手段防范仓储过程中危险品的安全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关键在于引进先进的技术,抓住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仓储物流提供安全的ptl电子标签拣选系统保障。
